欢迎访问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增厚“绿色家底”积蓄发展动能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2 09:45 浏览量:{{pvCount}}
相关文章:

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宁德着力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盛夏闽东,绿意正浓。

7月中旬,我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古田县动工。这是宁德践行“两山”理论和“双碳”目标,探索“以林蓄水,以水发电”循环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30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3次到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科学论断。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作为“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宁德牢记嘱托,逐绿奋进,在绿水青山间奋力书写“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优等生答卷: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9.98%、森林蓄积量5968.69万立方米,两项指标均居全省沿海设区市第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后,黄振芳老人由衷感叹:“老百姓期盼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我们将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绿色家底’,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增绿提质,涵养“水库”

27日一大早,周宁县泗桥乡赤岩村“村级林长”吴佛明沿着崎岖山路开始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受台风“格美”影响,每个山头、每条沟渠、每一处细小的隐患点,都是他检查的重点。“我们除了正常巡护外,还要观察树木生长状况,监测林业有害生物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守好身边的每一片绿。”吴佛明说。

30多年前,赤岩村四周的山上没什么树。每逢雨季,山洪倾泻,混着泥石流冲毁农田,断了村民的生路,青壮年只能出去打工。(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种树’成了转折点。”吴佛明说。每年植树季就是他最忙碌的日子,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坑,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去,填土、浇水,这件事一做就是30多年。

“我从30多岁开始,跟着村干部、村民一起种树。树越种越多,环境就越漂亮。你们看,这一路上来种的都是杉树,中间还有松树。”吴佛明一脸喜悦。

从“种树人”到“村级林长”,吴佛明默默守护着赤岩村的“一片绿”。山上有树,日子就“盘活”了,留在赤岩村里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年,从外村迁入的村民累计超过千人。”吴佛明说。

周宁是宁德市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在这里,像吴佛明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每到春季,当地干部群众都不约而同走上山,挖坑、栽树、填土,一株株山樱花、紫薇树苗次第栽下,植树造林蔚然成风;全县数百名林长、护林员坚守岗位、巡护山林,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守护着绿水青山……

“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宁德市下大力气厚植绿色家底,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连续三年入榜“中国绿都”20强。

以短养长,林下生“金”

盛夏时节,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山间树木星罗棋布,林下套种的30亩紫灵芝已进入成熟期。林场负责人黄传融在林下忙着采摘,预计这些紫灵芝将为他带来约6万元收入。

这批紫灵芝丰收,得益于宁德市首批“林e贷”发放。今年5月,宁德市创新实施林业产业经营票证,推出“林e贷”金融产品。黄振芳家庭林场获颁编号为“ND00001号”的宁德林业产业经营票证,并获得“林e贷”综合授信300万元。

“去年,我们就在林下仿野生种植紫灵芝,效益不错。今年有了‘林e贷’,我们第一时间就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林下种植规模,发展灵芝、黄精、草珊瑚、芍药等经济作物,‘以短养长’推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对未来发展,黄传融信心满满。

各式养生炖罐是福安市民早餐和夜宵不可或缺的主角。佐以炖汤的本地特色畲医青草药材,是其中的灵魂。随着消费市场扩大,畲药需求量逐渐增长,如何稳定获取原材料?福安人给出的答案是:开发林下空间。

仲夏时节,走进彭家洋畲药种植基地,山苍子、牛奶草、大青等畲药郁郁葱葱。“近年来,人们日益注重康养,畲药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兰伏峰介绍,立足生态优势,村里的畲药种植基地规模超过200亩。

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宁德着力构建“一县一品一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柘荣、屏南、寿宁、福安和周宁等县(市)被省林业局认定为2022—2024年创建林下经济重点县。其中,柘荣县依托黄精、天麻、灵芝等林药种植优势,打造一条龙的产业链;屏南县成为全省最大的山苍子种植基地;福鼎黄栀子产量占全国栀子市场份额近八成;蕉城蜂蜜、寿宁黄花倒水莲、福安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宁德市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120.99万亩,带动农户9.29万户,产值41.54亿元。

空间拓展,让“粮”更丰

27日,周宁县礼门乡梅度村油茶种植基地,油茶树苗长势喜人,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油茶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可以持续采摘20年。按照今年挂果量,预计总产值将达100万元。”梅度村党支部书记何木寿说。

2011年,梅度村通过广泛沟通联系,吸引在外乡贤返乡成立周宁县大峡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带领全村开垦荒山种植油茶2000多亩。

如今,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了林农“聚宝盆”。“种植油茶让荒山绿了,在这里打工,还可以贴补家用。”梅度村村民何再兴说。

大力开发木本粮油是宁德用绿增效“粮库”的缩影。壮大竹业特色产业,同样可圈可点。宁德出台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优化培育毛竹、绿竹特色资源,最大限度释放产业附加值。其中,周宁、屏南、古田成功申报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屏南、柘荣两地被认定为创建2022—2024年“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福安“百里绿竹长廊”、古田“万亩马蹄笋基地”的产业规模、品牌效益稳步提升,群众端稳了生态饭碗。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我们加快低产林改造,还掌握了丰产栽培技术。如今,笋季从每年的5月持续到10月,产量提高三成左右。今年行情好,端午节前上市的绿竹笋每公斤卖到36元,价格超过去年。”福安绿竹笋种植户薛锦立说。

产业减碳,发展增“绿”

眼下,周宁迎来每年的用电高峰期。走进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只见云雾缭绕间,水库碧波荡漾,正源源不断发出“绿电”。

“电站主要承担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事故备用等任务,可高效调节风、光等新能源,促进新能源消纳。”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罗香告诉记者,该电站是福建省“十四五”首个全面投产发电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至今,已累计发电27.85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量约4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6.12万吨。

周宁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错综,清洁能源储量丰富。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周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系统谋划能源项目,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水电站39处,去年清洁能源总装机约180万千瓦。

为夯实碳汇基础,从2006年起,宁德市植树造林449.6万亩,森林抚育495.2万亩,实施丰产竹林建设13.7万亩。去年完成枯死木清理40.72万株,防治性采伐改造8.21亩,有效减少因火灾和病虫害等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碳排放。

此外,宁德还想方设法创新碳汇模式,激活碳汇经济。寿宁县在全国首创《“红色+碳汇”(县域)生态产品评估方法学》,对县域内因人为采取森林经营管护等措施而提升的净碳汇量进行评估。去年3月,该县又探索开展“红色+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