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浪潮中,福建勇立潮头,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坚守专业领域,凭借技术优势与创新思维,持续释放澎湃动能,开拓出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专精特新看福建”系列融媒体报道(第二季),深入探寻福建“专精特新”企业在进阶之路上的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在科技变革的前沿阵地深度融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引擎。今天推出第二季第三期
在一片约莫两个指甲盖大小的电路板上,嵌入几十个元器件,操作误差不超过头发丝直径的1/50,这是福建一家光模块企业对于“精度”的追求;由一体化“大脑”控制着上千个零部件如同“器官”一样精密配合,确保电动汽车的稳定行驶,这是福建电驱动企业对于“精度”的探索……
精度,亦是时代的刻度。“福建精度”的背后是以技术创新为“利器”,在一次次尝试中一步步突破极限,“锱铢”必较、“分毫”必争。日前,走进福建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记者感受到,“福建精度”成为科技企业攀“高”逐“新”的底气,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毫厘间”巧蕴“大有乾坤”
“哒哒哒哒…”,走进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深圳市恒宝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宝通)生产基地,一台自动贴片机正忙碌地干着“精细活”——随着机械臂一次次抬起落下,一张薄膜上的“微小颗粒”被贴片机嵌入一片长宽不足两厘米的电路板上。
“这张蓝膜上密密麻麻排布的就是光芯片,自动贴片机能够自动抓取芯片,然后‘高精度’地贴装到电路板上。”恒宝通公司副总经理叶宇说。
“‘高精度’的精度有多高?”记者不禁好奇。
“光模块中需要用到很多光电芯片,这些芯片的尺寸都是微米级别的,因此在制造工艺的精度也需要达到微米量级,才能保证模块的稳定运行。”叶宇向记者解释说,“比如64G速率的光模块,需要将数十个元器件嵌入到电路板上,操作精度需要达到10微米量级,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5。”
光通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光纤来实现信号的传送。光模块如同光通信的“信号中转站”,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相互转化,使信号能够通过光纤长距离传输。
▲恒宝通生产环节精度要求最高的耦合工艺,操作精度要达到1微米量级,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50。人民网 李昌乾摄
光模块的“高性能”与生产“高精度”密不可分。“生产环节精度要求最高的耦合工艺,需要将经过高速率调制的光信号耦合进入光纤中,一两微米的对准偏差就会导致光模块性能大幅下降,因此要求操作精度更是需要达到1微米的量级。”叶宇说。
高精度生产支撑着恒宝通向更高速率光模块技术进阶,并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该公司16G、32G、64G系列的光模块产品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而对于泉州市华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机电)来说,对于“毫厘”的“计较”来自于对更低能耗的追求。
空气压缩机是工业领域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德机电的产品展示台上,可以看到空气压缩机技术的“进阶之路”,从有油活塞式到无油活塞式,从单螺杆式到双螺杆式,再到无油螺杆技术。
“如何让空气压缩机更加节能”一直是这家机电企业攻关的“课题”,也成为其“独门绝技”——华德机电的螺杆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也成为省内行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这几年,华德机电将视线瞄准了磁悬浮离心式技术,尝试用磁力轴承替代原有传统机械轴承,以高速离心式替代现有的螺杆压缩式,减少空气压缩机设备运行时的损耗又提高了空气压缩效率。“从目前测试的情况来看,磁浮离心式产品的耗电量可比现有螺杆式产品电降低20%以上。”泉州市华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俊锋说,运用该技术的空气压缩机设备将在不久后得以批量生产。
“微小处”锻造“独门招式”
在位于泉州的福建省中侨富士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侨富士)的电梯试验场,记者看到,一台电梯轿厢与钢丝绳连接的部位,滑轮穿过龙门架上的圆孔,下方由一根大弹簧拖拽着。
看似“平平无奇”,却“大有文章”。“在最开始的结构设计中,滑轮固定在龙门架上,弊端在于轿厢运行到底层和顶楼时,钢丝绳会拖拽着轿厢系统发生小角度扭转,使电梯出现一定的晃动,而更改结构后,弹簧能够起到减震作用,这样电梯的稳定性就大大增强了。”中侨富士技术研发部经理蔡清财解释说。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梯,可以理解为“直立的火车”,稳定性和舒适度成了其技术“含量”的直观体现。
早在15年前,中侨富士就设计研发出了第一代高速电梯,并在5年后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虽然第一笔订单量不大,但中侨富士却因此收获了技术改进的“催化剂”。
▲中侨富士的工作人员在检修电梯。人民网记者 兰志飞摄
“根据市场反馈,我们随后在导向系统、悬挂系统、调压系统等方面做了一些优化,不断提升电梯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这一过程也让蔡清财深感技术革新是市场开拓的“通行证”,“自2019年开始,公司又接连推出了‘升级版’的第二代、第三代高速电梯,并且顺利拿到了200多台的出口订单。”
看似不起眼的电梯部件结构调整,却成了技术进阶的关键“基石”。在走访的专精特新企业中,记者观察到,有时技术创新不是线性发展,而是技术集成的思维创新。
厦门金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新能源)是一家商用车电驱动企业。在这家企业的核心生产车间,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电机电控集成系统引人注目——它们是车子的“大脑”和“心脏”。
车和人一样,稳定安全行驶需要车内各部件,如同“器官”一样精密配合,但大量繁复冗杂的零部件存在着优化空间。
▲金龙新能源的技术工人在进行电机电控关键技术组装。人民网 李昌乾摄
“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把电机控制器、转向油泵控制器、绝缘检测仪等六大核心功能部件整合在一起,推出了碳化硅六合一集成控制器。”金龙新能源副总经理叶伟宏介绍,这个被称为车辆“运动中枢”的装置能在智能化控制、行车安全、稳定性控制等方面实现一体调控,实现对车辆“神经末梢”的指挥,且大幅减少整车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
正是靠“化简集成”这“关键一招”,让金龙新能源在电驱动领域弯道超车,去年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达18%,销量跻身细分领域前列。
“小巨人”勇立“时代浪潮”
和许多传统产业企业的发展轨迹类似,恒宝通的发展历程也是从“跟着学”起步。“一开始我们跟着国外学技术,后来自己开始做一部分技术研发,慢慢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研发。”叶宇说。
技术工程师出身的叶宇,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从实验室“孵化”出的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是恒宝通在64G光模块上的技术突破。
“当时一个海外客户提出了64G光模块的需求,咨询了包括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内的很多光模块供应商,我们在其中并不起眼。”叶宇回忆说,经过整个研发团队不懈努力,恒宝通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我们速度是最快的,可以说让对方刮目相看了。”
▲恒宝通生产车间里的自动点白胶工序。人民网 李昌乾摄
在叶宇看来,恒宝通身上“烙印”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与时代同频共振。
20多年前,恒宝通在进入光通信行业时,正赶上国内互联网大发展时期,网络基础设施迎来爆发式增长,彼时电传输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光传输开始崛起。
看准时机,踩在风口上的恒宝通,实现了从0到1的快速积累。叶宇说,不论是3G、4G、5G,还是这些年“东数西算”战略,抑或是当下最热的AI算力,每当新一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兴起,光通信行业都会迎来大发展,对恒宝通来说也不例外。
AI算力意味着庞大的数据需要传输,这对恒宝通来说蕴藏着机遇,但也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两年,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达到了营收的10%以上。”叶宇说,目前恒宝通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光学设计、热学结构设计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具备高精度工艺设计、自动化设备设计的工程师团队,能够实现光模块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完全自主可控。
这家光模块企业有着不小的“野心”:以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作为“阶梯”,去攀登400G、800G及更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自主开发和设计。
在记者走访的企业中,还有随着“一带一路”开拓海外市场的中侨富士,将电梯销往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不断探寻技术集成创新的金龙新能源,探索为电动公交提供更强“大脑”……它们以技术为基,创新为要,在锲而不舍的尝试中更进一步,将更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练就“独门绝技”;它们在微小之中见功夫,不断打破技术的边界,攀登卓越的高峰,将自身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中,正成为托举科技向上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