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国资动态 > 国资监管 > 经济运行

“走进国企”系列报道之四:中国武夷:探路国门外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2-07-11 11:42 浏览量:{{pvCount}}
相关文章:
    作为我省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跻身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当之无愧地成为我省走出国门的“探路者”、“排头兵”。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武夷首次进入国际建筑市场,承建了被西非国家称为“西非明珠”的援贝宁科托努综合体育场等项目。自此,中国武夷品牌逐渐名扬非洲。

  然而,涉足海外之初,中国武夷既无市场基础,又无工程业绩,只能采取“借船出海” 和“以援外项目和使领馆项目为目标,低成本拓展国际市场”的方式,积极与实力较强的央企合作,借力出击。

  实践是艰辛的。经历了工程投标屡投不中的寒冬后,中国武夷才通过相继中标中国驻贝宁大使馆、贝宁科托努伊斯兰文化中心等项目,熟悉了国际工程运作模式,为随后的市场开发积累起宝贵经验。

  立足海外之后,中国武夷适时调整了经营策略,提出了“两条腿走路”,既巩固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又自主承接工程任务。通过不懈努力,中国武夷独立承接的援赤公路工程修复项目被赤道几内亚总统誉为“赤道几内亚有史以来最好、最漂亮公路”,援老国家电视台第三频道项目受到时任老挝常务副总理的盛赞。此后,赤道几内亚和老挝政府分别将造价约为1亿元的道路加固工程和老挝电视台技术合作项目奖励给中国武夷完成,“走出去”战略的效应进一步显现。

  自立自强之际,中国武夷更加坚定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

  但是中国武夷面临的现实是,我国具有国际工程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不乏大型央企。这些企业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竞技场主要在非洲大陆,加之西方发达国家工程承包商的角逐,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中国武夷90%以上的工程项目分布在非洲国家,要在同国内外高手的比肩过招中胜出,唯有靠过硬的质量和过高的技术。

  2007年,肯尼亚A2公路项目建设。这是当时中国武夷最大的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5.58亿元,总长度136公里。项目部攻克沙漠地带软基施工的难题,承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危险,历尽三年沧桑之后,A2公路顺利竣工。

  2010年,中国政府援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开建。该项目被誉为我国继坦赞铁路后援坦桑尼亚又一里程碑式项目。尼雷尔会议中心项目是中国武夷首次承接的非洲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针对项目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工序复杂、制约因素多和工期要求紧等特点,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水准,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目前,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受到了高度赞扬。

  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中国武夷积极调整经营布局,着力优化经营结构。在经营布局上,形成了以肯尼亚为中心辐射坦桑尼亚、南苏丹、赤道几内亚、多哥等非洲区域的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非洲区域市场。在经营结构上,形成了以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体,以市政建设、物资贸易、劳务输出为辅助的多元经营格局。

  据统计,2005年以来,中国武夷累计完成国际工程营业收入3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在建国际工程20项,合同总额超过50亿元。去年,中国武夷完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3.29亿美元,约占全省的80%。今年前5个月,中国武夷新签合同额17.4亿元,同比增长866.7%,再创历史新高。(福建日报)

附件下载: